易造欢迎您 关于我们
供应商注册 登录
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

易造机器人

  • 首页
  • 方案
  • 一站式
  • 商城
  • 品牌
  • 资讯
  • 金融
最近搜索
易造机器人网 > 行业新闻 >中企海外布局人工智能 专家:中国机器人仍有10年发展窗口

中企海外布局人工智能 专家:中国机器人仍有10年发展窗口

时间:2016-10-18 09:58:00 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

机器换人的首要对象是劳动密集型企业,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,指的是那些单位产品耗费人力多,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行业。当很多人对工业制造“4.0时代”的智能化生产还停留在概念探索的时候,一批嗅觉敏锐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。在这些可圈可点的案例中,不乏美的、格力这样的家电巨头。

  除了美的和格力外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长虹、海尔等家电巨头也都在纷纷跨界进军机器人领域。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,干了同一件事:推动家电的全面智能化,探索并布局人工智能的商业新风口。


  中企发力海外并购

  美的和格力虽然在机器人的布局上极为相似,但在具体战略、战术层面上各有不同,比如,格力的风格更为谨慎和低调,而美的更加大胆、激进和高调;另外,两家的研发路线也不尽相同:格力主张自主研发机器人,主攻工业机器人,目前已经研发出工业机器人、智能AGV、注塑机械手、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的产品。

  美的则走收购合作路线,相继联手日本安川、收购德国库卡、入股工业机器人厂商埃夫特,以资本的手段来提高自身技术竞争力。其中收购库卡一事,就在上周已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。美的不仅研发工业机器人,也十分看重服务机器人,美的计划以助老助残机器人、康复护理机器人等商用机器人为切入点,慢慢进入家用机器人市场。

  不过,两家企业的机器人战略都是为了辅助主营家电业务,依靠多元化业务来寻找收入增长点。今年上半年,美的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,净利润102亿元,同比增长14%,格力营收为491.82亿元,净利润64.02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1.92%。从利润上看,两家企业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  美的收购库卡等案例已证明,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全球化;与此同时,国内机器人产业在有意识地加快自动化设备的研发、生产步伐,他们的投资并购竞争也相当激烈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外企在中国的布局来看,他们也纷纷扩大投资或加大投入,以期在未来的机器人市场中占据先机。如川崎重工预定于2016年内在中国新建最尖端的工业机器人工厂,川崎重工出资占51%的中国合资公司将在重庆建设新工厂,计划年底之前投入运转。

 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对此表示,“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,企业一方面通过收购加速自身的发展,但同时我们的内功、基本功还是要练好的,这是绝不能废弃的,也是核心。国际上的企业没有一家是通过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。”

  美的这样购买库卡,究竟能否帮助中国机器人公司插上技术的翅膀?采访中,业内不少人认为,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,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仍是发展的痛点。曲道奎也表示,通过兼并、收购,利用金融手段来加速自己企业的发展,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工具,机器人企业也离不开这样的发展方法。但他也表示担心,这些能通过钱买来的技术是否是核心技术,此外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的融合问题也极其关键。“如果这些东西不做好,你的收购最后会变成单纯的财务投资。”


  制造模式变革窗口期来临

  曲道奎告诉记者,机器人发展半个多世纪,现在全球的保有量仅约200万台,从机器人密度来看,世界平均水平在60%,中国大约在31%左右。从替代率来看,现在的企业中99.38%还是人工作业,在中国99.7%没有被替代,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。“当前正处于制造模式变革窗口,市场需求由大众化变成个体化、定制化,而传统的机械设备适应不了这种需求,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机遇窗口;其次,机器人重新定义带来产品窗口,大大拓展了机器人空间;最后,是技术革命的窗口。”

  他认为,未来,只有不断丰富机器人的种类,同时将机器人的功能、性能、灵活性等综合发展起来,未来机器人才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市场。尽管困难重重,但在曲道奎看来,中国的机器人未来仍有10年的发展窗口。

  有机构预测,工业机器人的高速增长将延续: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在2015~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75000台、95000台、120000台,年均增长率25%左右。

  那么,智能制造在哪些方面还有发展机会?

  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认为,中国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业应用远低于全球水平,未来这一领域的应用空间非常大。从下游需求来看,全球半导体、电子制造、汽车、医药市场进一步扩大。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市场的不断涌现。再加上政策推动,预计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,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。

  “从近段时间的市场来看,中国企业正加快并购国际巨头,逐渐在行业内掌握话语权。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制造市场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使用国,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将突破30%。”

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岗则认为,“以后机器人最大的销量在3C行业,主要在华南地区,现在正值机器换人的时期,而3C行业以组装为主,传统机器人难以实现,可以推动智能机器人集成系统。”


  眼下,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据统计,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,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约430台;日本次之,320台;德国位居第三,280台;中国仅不足30台,尚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。

  此外,一旦企业选择“机器换人”就必然面临机器互联互通问题,而这恰好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“盲点”,也是机遇。同样想抓住这个机遇的还有华为,华为凭借移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创新ICT技术的敏捷制造新模式打造的智慧工厂,可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和按需定制。

  时至今日,机器取代人力,已在各行各业有所体现。那“机器换人”会带来失业吗?事实上,很多时候“机器换人”可以把劳动者从危险、繁重、重复、低端的环境中解放出来。因此,大量使用机器与劳动力就业之间并不矛盾;另一方面,“机器换人”的本质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用工模式变化,从长期看将提高劳动生产率、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、降低企业成本。

更多推荐内容

  • 仅占工业机器人销量比重的10%,协作机器人仍是“掘金地”
  • 多家企业加码工业机器人赛道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
  • 走进张江看“机器人+”:从医疗到智造链接百业千家
  • 政策持续加码,机器人产业步入加速期
  •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
  • 2025年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千亿

标签

  • 机器换人
  • 工业机器人

热门资讯

  • 关于举办2025中国工业AI大会的通知

  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拟于2025年10月22-24日在杭州举办“2

  • @汽车行业同仁,2026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展定档!邀您智启新征程!
  • 2026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展
  • 精业锐志,极致创新!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!
  • 比亚迪/广汽丰田/富士康/大疆确认参观,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!
  • 迈瑞/开立/格力/美的...确认参观,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|第二批

专家专栏

  • 何宝宏 : 何宝宏: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

    目前人工智能(AI)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,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,未来

  • 聂鹏举 :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: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
  • 孙丕恕 :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:算力、数据、算法是中国“新基建”的基础支撑
  • 谭建荣 : 「人物特写」工程院院士谭建荣: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,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
  • 李开复 : 李开复: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,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
  • 孙建波 : 银河证券孙建波: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

企业介绍

  • 纬探传感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

   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,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

  •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
   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,由日本WACOH-TE

  • 浩科机器人(苏州)有限公司

    浩科机器人(苏州)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。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首页 商城
    • 品牌 方案
    • 资讯 一站式
    • 金融 我们
  • 服务支持

    • 服务条款
    • 隐私权政策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• info@ez-robot.com.hk
    • 周一到周五 09:00-18:00
  • 合作伙伴

    • 赤狐CRM
    • 硬蛋网
    • 科通芯城
    • 科姆特
    • SMart Factory 2019
    • 郑州工博会
  • 关注我们

    • 微信号:易造机器人网